朝阳概况
-
朝阳县境内山河壮丽,地形多样。山区与丘陵相对高度为300—600米。山峰主要分属于两大山脉:大凌河以北,北自阜新、北票与内蒙古边界,南达凌源西南与燕山山脉斜接的山峰,多属努鲁儿虎山脉;大凌河与小凌河之间的山峰,则多属松岭山脉。境内有记载的山峰有114座,其中500米以上的有31座。努鲁儿虎山系大青山山脉,位于县西北30公里处,面积约为22.5平方公里,南东走向,山势连绵陡峭,断崖绝壁,崔嵬壮丽,为境内西北天然屏障,其主峰大青山海拔1153.7米,为本境第一高峰。
朝阳县位于东北通往中原的咽喉地带,陆路交通枢纽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国初期,朝阳县公路建设相当落后,而且只能季节性通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朝阳县交通运输事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九五”期末,朝阳县境内共有普通等级公路1080.7公里,乡道50条608.1公里。晴天通车里程达605公里。按照省政府提出的村村通油路的奋斗目标,朝阳县于1999年铺设油路36公里,结束了乡级公路没有油路的历史。
朝阳县地处中纬段,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北部受蒙古高原高压影响较大,气候大陆性特性特征显著。东南部距渤海虽不足百公里,但由于受燕山山脉阻隔,南来暖湿气流不能流入境内,所以形成半干旱半湿润的易旱地区。境内四季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861.7小时,太阳总辐射量为140.7千米/平方厘米,全县光能条件优越,属全省高值区。
主要工业有化肥、发电、运输机械、造纸、玻璃、冶炼、建材和纺织、酿酒、塑料等行业。毛巾、地毯、柳编制品等销往美国、日本、英国、德国、香港国家和地区。
朝阳县全县土地总面积642.5万亩,人均占有国土资源10.5亩,其中耕地137.1万亩、平地40万亩、坡地71.4万亩、山地25.7万亩、宜林面积220万亩、牧地面积182万亩、水域面积62.1万亩、河滩面积45.8万亩。粮食作物以谷子、玉米、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瓜菜等次之。朝阳县是国家北方优质棉重点产区,棉色乳白,拉力强,强度大,历史上称为“银朝阳”。六家子镇曾被周总理誉为“塞外高寒山区棉花生产的一面红旗”。
朝阳县山川孕宝,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多年来,经过地质部门的探测和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发掘,现已发现的矿产有26种。包括金、钒钛、锰、磁铁、铜、钼、铅、锌、钨、煤、草炭、油页岩、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包括冰洲石)、黄铁矿、耐火黏土、石棉、氟石、珍珠岩、膨润土、高岭土、玛瑙、建筑石材(大理石、玄武岩、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等)、矿泉水、“麦饭石”等。目前重点开发的有金、锰、铁、石棉、石灰石、氟石、珍珠岩、花岗岩、玄武岩、耐火黏土、大理石等。有待于进一步勘探、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铜、铅、锌、钨、方解石(包括冰洲石)、膨润土、玛瑙、矿泉水、“麦饭石”、各种建筑石材等。其中黄金、锰、铁、石棉的开采在省内外享有盛名。
朝阳县版图大致呈菱形,南北较长,东西略窄。地貌属于冀北辽西侵蚀低山丘陵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地形特点属于“七山二水一分田”。平均海拔300米,境内丘峦起伏,山脉纵贯,河流冲积形成既有连绵起伏的中低山,又有沟壑低横的丘陵和沿河缓平的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复杂。根据地形地貌和水系特点,全县可分为两大区,东南部为小凌河流域,西北部为大凌河流域。
朝阳县是个农业大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和小麦。油料作物有大豆、向日葵、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是辽宁省棉花基地县。森林覆盖率达24%。全县注重发展枣和杏为主的经济林,也是辽宁省苹果生产基地县。其中苹果红艳硕大,甜美耐贮藏,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畜牧业主要有鹅、鸭、牛、猪等。是辽宁省级活牛和冻免肉出口基地和细毛绒改良基地。野生资源丰富,盛产中草药材,主要有山杏仁、山枣仁、黄岑、桔梗、苍术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