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概况
-
正安县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全县有耕地46万亩,林地138万亩,水域4万亩,可开发利用非耕地107万亩,待开发的草山草坡70万亩;全县水能资源储量2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2万千瓦,已经省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规划的沙阡电站、毛家塘电站(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正待引资开发;全县有中药材品种1500余种,占全省品种资源的50%以上,野生动物160多种,有云豹、金钱豹、毛冠鹿、大鲵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20余种;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铝土矿、含钾页岩、萤石等16种,开发价值极大。全县绿色开发总面积已达45万亩,绿色产业产值实现5000多万元,以野木瓜、茶叶、蚕桑、方竹笋、油桐、猕猴桃、中药材及草食牲畜等为主的绿色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前景看好,部分产业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现有大小绿色企业38家,已开发出系列绿色产品,野木瓜、牛肉干、富硒茶、方竹笋等一大批绿色特色产品已走俏省内外市场,乃至国外市场。先后被授予“油桐之乡”、“中国野木瓜之乡”、“全国优质蚕茧出口基地县”、“全省重要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县”、“全省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贵州省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县”、“贵州省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县”等称号。
正安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是在农作物生产旺盛期正值高温多雨时节,热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由于地势高差较大,立体农业气候明显,温凉、温和、温暖气候均兼有。但日照少,辐射弱,春秋多低温阴雨,盛夏多伏早。
农业是正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正安县农业生产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两大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狠抓科技兴农,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8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农业总产值72141万元,比上年增长7.1%,林业总产值4166万元,比上年下降27.5%,畜牧业总产值45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5%,渔业总产值342万元,比上年增长33.1%。工业生产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2004年正安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8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规模以上(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1674万元,比上年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个,比去年净增3个。完成销售产值9569万元,实现利税460万元,比上年增长96.8%,产销率81.97%。
正安县现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19个(含1个防保站),村卫生室491个,有各级各类卫技人员1301人,有卫生技术人员2.32人/千人口,开放病床380张,有病床0.68张/千人口。我县的卫生事业,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1997年正安县城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1995年正安县人民医院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2000年正安县防疫站被评为“国家级二级防疫站”,2003年我县流渡、土坪、新州三个卫生院分别被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卫生院”称号。以“一级甲等医院”的新州镇卫生院和流渡镇合作医疗全面展开为标志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正安县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境内属典型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富有特色,极具开发价值。有百里桐花,千顷茶园,万亩草场;有天楼云海,顶菁日出;有马溪河风光,杨柳溪风光,林溪河风光;有石笋凌霄,天池泛舟,南天一柱,古柏腾龙,风雨桥,公馆桥;有尹珍墓、务本堂、八圣宫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遵义历史名城红色旅游线与渝南金佛山、蜀南竹海、道真大沙河银杉保护区等著名景区连线构面的中枢地带,对构筑黔北渝南旅游产业经济带,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和承接作用。
近年来,正安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实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切实加大各类教育投入。就2003年,县委、县政府向农业银行贷款150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主动争取“贫四”、“义教”、“普九”、“扶贫”、“邵逸夫”“寄宿制”、“国债危改”等各类项目工程共238个;建立远程教育播放站、点236个,计算机工程学校59所,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在教育教学中,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坚持德教为先、质量立校、质量兴校的战略思想,依法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抓好班子建设;进一步深化落实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以及“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制度;切实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实施现代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行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和公开招考教师“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地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目前,正安县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大改变了区位落后面貌。不但南可通遵义、贵阳,北可去道真、重庆、四川,而且东接通了务川、凤岗、湄谭,西接通了桐梓的断头路,初步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型公路网络,交通“瓶颈”制约的状况得到了缓解。随着公路建设的步伐,正安交通运输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已由原有单一的人力运输、畜力运输,发展为客运、货运、汽车维修服务等多元化的运输体系,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各类客运车辆704辆,其中:客运车辆182辆,货运车辆542辆。客运企业6家,各类客运班线39条,每天客运班车发往遵义、贵阳、重庆、广东、浙江、南川和毗邻县及县境内各乡镇的班车250/班次,年客运量达5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0000万人/公里,货运量200万吨/公里,货运周转量70000万吨/公里。拥有省二级车站一个,四级车站二个。其中正安客车站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占地面积14334平方米,全县出租汽车客货运输从无到有,发展很快,车型已从普通型发展为较舒适、豪华大、中、小型客车和桑塔纳轿车,货物运输实现了从计划运输向市场调节的根本转变,基本实现了人便于行,为正安全方位的建设和人民物质文明的生活改善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正安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初步测算经上级部门评估生产总值1603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5355万元,比上年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1003万元,比上年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401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3.9%。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44元,比上年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第一产业为53.2%,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19.3%,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27.5%,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增大。正安县全年经济总量虽然保持稳定增长,但各产业的结构未发生大的改变,仍然是第一产业占绝对地位,第三产业近年逐步增大,居第二,第二产业由于受投资下滑的影响,占有率呈下降格局,居第三位。从总量来看,正安县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就其发展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增长相对乏力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增长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收渠道狭窄;在建项目完成缓慢,重复投资现象依然存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高;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