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概况
-
淄川区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总面积149.9万亩, 其中耕地35万亩,仅占总面积的23.36%,林地23.6万亩,占总面积的15.77%,未利用土地42.2万亩,占总面积的28.15%,区内地貌类型多样,为发展农业和各种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条件。
淄川工业实力雄厚,全区现有工业企业6400多个,主要工业门类有建材、纺织、机械、化工、冶金、煤炭等,有一批在全省、全市占有重要位置的企业和产品。近年来,淄川区认真实施结构优化、优势带动、经济国际化和科教兴区四大战略,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200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4.8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3.6亿元,利润总额5.04亿元。
淄川区矿产资源丰富,伴生、共生矿多,矿产资源组合好,煤炭、耐火材料、紫砂、陶土、铝土矿、石灰石、铁矿石、石英等储量大,分布广。煤炭可采储量1500万吨,耐火粘土储量为841万吨,页岩质红粘土(紫砂)储量为1000万吨,花岗岩储量1000万吨,石灰石储量2万亿吨,铁矿石储量60万吨,石英砂储量1500万吨。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9.04亿元,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9.2亿元,实现利税19.2亿元,利润总额11.32亿元。公路通车里程956.25公里,新建、改建公路总里程49.3公里,年货运量1591万吨,客运量1354万人次。 邮政业务总量2460.11万元。市话18.82万户,主线普及率为25.60线/百人。
淄川区东侧、东南侧、西南侧为中低山区,局部为山间洼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则逐渐过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最高峰黑石寨,位于峨庄乡后紫峪村东部,海拔923米, 最低点是杨寨镇北部,海拔48米。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类。其中平原面积93.175平方公里,地面标高均在100米以下, 平均地面坡度1/200。丘陵面积345.321平方公里,高度150米左右。除平原、丘陵外,其余皆为中低山区,多数山峰高度在500米以上。
淄川名胜古迹遍布全区,旅游资源丰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蒲松龄故居、马鞍山抗日革命遗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大张古窑址、磁村古窑址、郝家古窑址、西坡地古窑址、刘德信起义“大汉德主”政府遗址、太河惨案纪念地──钓鱼台、杨寨古塔、苏相墓。此外,还有聊斋园、留仙湖公园和淄川游乐园、奎盛园、梓童山风景区、文峰山风景区等新建景区(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前来游览观赏。
淄川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2.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58亿元,分别增长8.1%、18.1%和1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亿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08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7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5元,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16.5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97亿元。
淄川区河流为山溪性河流,泉水出入较多,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及转化较为频繁,因此河道延续时间较长,水量较大。因矿业排水及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加之山区水土流失,泉水大部干涸,河道径流减少。
淄川区地形复杂,生物资源丰富。林木资源,共有树种40科、78属、146种,乡土树种有楸、国槐、侧柏等,引进树种有杨树、桐树等,经济树种有梨、杏、苹果、花椒、柿子、软枣、山楂、香椿等,其中池板梨、无核软枣远近闻名。动物资源中,大牲畜有牛、马、驴、骡;肉食畜有猪、羊、兔;家禽有鸡、鸭、鹅。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兽类有狐狸、獾、黄鼠狼、刺猬等。禽类有斑鸠、喜鹊、乌鸦、啄木鸟、猫头鹰等。鱼类有鲤鱼、鲫鱼、鲇鱼、虾、鳖等。昆虫有蚕、蜂、山蝎等。中草药资源遍及全区,有黄芩、半夏、荆芥、防风、苍术、丹参、土元等100多种。
淄川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13.1℃,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区内地势高伏,平原、丘陵、低山相间,城区与农村交错,淄河、孝妇河、范阳河纵贯南北,自然条件优越。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