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概况
-
资源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关系,境内小气候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4℃;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61.1毫米;光热适宜,年均日照数为1307.6小时,年均无霜期为300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霜、雪、 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份之一。
资源县是全区林业重点县,森林属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类型,是我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毛竹的中心产区之一。境内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据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计,境内有原生植物164科,1120余种,其中华南铁杉、长苞铁杉、资源冷杉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红豆杉、华南五针松、柳杉、马挂木为我国稀有特有树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6.1万公顷,现有森林面积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8.8%,活立木储积量292.0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6万立方米,毛竹150万根。近年来,本县大力发展人造林,已建成3.4万公顷杉木速生丰产林、2万公顷松脂林、1万公顷毛竹林基地,是广西造林灭荒达标县。
资源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材品种多,质量好,药用植物达200余种,其中大宗的药材有杜仲、黄柏、厚朴、天麻、茯苓、金银花、通草、玉竹、续断、前胡、黄桂、白芍、白术、元胡、勾滕、石耳、首乌、女贞子、板兰根、五倍子、桔梗、淮山等20余种。全县现种植天麻达3万窖,有“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林7000公顷,是广西“三木”药材基地县。 本县土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生产规模,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蕨菜、薇菜、竹笋、生漆、油桐、棕榈、山苍子、松脂、香菇、木耳、茶叶、百合、猕猴桃等10余种。水果以柑桔、脐橙、白果、李、桃、杨梅等为主,其中脐橙为近年重点开发种植的名优水果,现有种植基地700公顷。
资源县地质发展史漫长、复杂,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矿点122处,矿化异常点191处,矿产50余种,其中金属矿有钨、铁、锰、锡、锌、铅、铋、汞、铝、铀、金、银、锂、钽、铌、铍、钒、稀土等27种,非金属矿有萤石、长石、石英、云母、高岭土、沸石、石煤、石墨、滑石、石灰石,花岗岩、水晶等23种,其中铀、钨、钽铌、萤石、长石等形成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工业矿床,石英矿质优量大。到目前,仅有萤石、长石、钨矿、石英、高岭土进行了初步开采开发。
资源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丹霞地貌被誉为“丹霞之魂”,具有较好的旅游、观光考研价值;有山水画廊之称的“华厦第一漂”的资江漂流,有落差较大的多级山丘瀑布,有峡深谷幽、滩险流急、山高石奇、两岸风光优美、民俗风情浓郁的五排河探险漂流;有车田湾温泉、资源雪景、高山草场、红军长征遗迹、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资源。
根据资源县的实际情况,立足资源县山区特色,资源县积极发展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经作业、以脐橙为主的水果业、以草食动物为主的高山畜牧业、以毛竹为主的林业、以“三木”药材为主的药材业等五大农业产业。根据各乡镇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梅溪、瓜里、车田为主建立“三木”药材生产基地,以车田、两水为主建立魔芋生产基地,以延东、大合、中峰为主建立水果生产基地,以中峰、两水、梅溪为主建立毛竹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资源县独特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平原以大棚蔬菜为主,高山、半高山以西红柿为主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加快脐橙发展。通过调整种值结构、开发荒坡、改造低产林残次林,逐步建成2万亩规模的脐橙基地。加快草山开发,大力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高山畜牧业。资源县有可利用的草山100多万亩,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资源县70%的草山得到开发利用,使草食畜牧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同时,调整林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毛竹、药材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发展毛竹和药材种植。
2009年资源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8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农业总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同比增长35.97%;完成财政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202元,同比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4025元,同比增长12.7%;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5万人次,同比下降46.4%。资源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凭借地方资源优势,初步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工业体系,主要发展的有机械、化工、建材、食品、陶瓷、电力、矿产等工业。主要产品有农机、冰晶石、水泥、罐头、日用陶瓷、萤石、石英、钨、长石、结晶硅、胶合板等。资源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可开发荒山、荒地面积大,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被列为全区林业重点县、全区“三木”药材生产基地县、马铃薯种源基地县和种草养畜示范县。近年来,该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已逐渐形成以西红柿、红提、蜜梨、罗汉果、百合、脐橙、三木药材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发展势头呈现勃勃生机。
资源县土地面积19.6万公顷,人均占有量达1.2公顷,是广西人均土地面积较多的县份之一,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热条件好,土地可利用率达90%(目前仅60%),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素有“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之称,山地面积达18.4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93.8%,且小气候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特种养殖、种植等特色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的优越条件。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