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概况
-
霍山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县已初步形成酿酒、铸造、灯泡、香料、建材、磁材、缫丝、羽绒、制药、造纸等10大工业门类。2007年,规模工业实现产值51.35亿元,实现利税6.8亿元。迎驾集团纳税达1.8亿元,连续十年稳居全市第一。规模工业企业由53家发展到79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亿元,新引进企业29家,项目34个。开发区的承载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提升,荣获全省首届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借助外力,谋求发展。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霍山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县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7年以来,GDP、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1%和9.6%。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18亿元,财政收入5.11亿元,年出口创汇5468万美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创最好水平,全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荣获中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再次荣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霍山经济迅速崛起,被经济界称作“霍山现象”,中央党校“中国山区经济和绿色产业化发展”课题组将霍山作为典型进行研究。
霍山县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116.6千卡/平方厘米,日照2084.3小时,平均气温15℃,城关地区无霜期平均为220天,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毫米,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1.5%,生物物种达65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30多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及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北坡,境内山峦起伏,河流交错,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良好,为多种植物、动物类药材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1985年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我县中药材共有1735种,其中常用中药200多种。经过近20年的变化,全县中药材除少数引种栽培品种由于自然条件不适或后来的市场变化而淘汰外,大部分地道、名贵药材都有了较大发展,部分品种如霍山石斛、天麻、茯苓、灵芝等生产情况良好;野生药材由于生态保护的不断增强,资源蓄积量逐年增多。经调查了解,全县中药材蕴藏量达8000万公斤,其中家种药材占25%,野生药材占75%。在所产的200多种常用中药中,人工种植(养殖)品种占20%,其它均为野生药材品种,其中年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的有葛根、鱼腥草、断血流、贯众、虎杖等;年产量在5万公斤以上的有野菊花、夏枯草、连钱草、益母草、仙鹤草、矮地茶、红藤等。
霍山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23种矿产40多个矿点,潜在价值1600多亿元。已开发金矿、花岗石、石英、萤石等9个品种,其中年产黄金100公斤。 全县露采塘口约有35处,采空区有3处,主要分布在金矿、石料厂、砖瓦厂等矿山,一般分布在人口稀少区,面积小,对环境影响不大。开采金矿每年约有2万吨尾砂排放,建有3座尾矿库用于存放尾矿,另有含氰化物的废水也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尾矿暂未利用。
2007年霍山县完成投入2.54亿元,潜台路、外环路、磨子潭路、南岳山路、衡山南路等道路相继竣工,淠河东路、玉带路、花园路等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喜鹊河桥、新天河桥、经六路桥等市政桥梁主题工程全面完工,“六纵六横”路网格局初步形成;文庙西广场、二水厂扩建、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城市天然气、垃圾填埋厂等配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老城区改造和开发区、高桥湾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积发展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7.5%;县城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完成修编,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力度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不断加强,城区面貌逐步改观,整体品位进一步提升,被授予全省园林县城。
霍山素有江北毛竹第一县之称。霍山县现有毛竹林面积231967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10.5%,总立竹量3600万株,平均每亩立竹株数156株,平均胸径9.6厘米,最大胸径17.8厘米,年可采伐量400万根。霍山县毛竹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乡镇:诸佛庵镇8.1万亩,佛子岭镇4.1万亩,大化坪镇3.2万亩,黑石渡镇2.5万亩,落儿岭镇1.4万亩,单龙寺乡0.7万亩,衡山镇0.7万亩,磨子潭镇0.6万亩。桃源河和白莲岩被命名为“安徽竹子之乡”。霍山县虽处于中国毛竹自然分布的北缘,但大别山区特有的小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为毛竹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使霍山毛竹具有茎粗、干直、梢惯、质韧、壁厚、抗性强等优点,深受建筑业和竹加工业的青睐。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竹农良好的养竹、爱竹习惯,使霍山县的毛竹资源不断扩大,成为安徽省江北地区毛竹资源第一大县,在全省位列第三,是面向销区运距最短的商品竹生产基地县。
霍山是水电之乡。霍山地处淮河源头,境内河流纵横,其中10公里以上河流14条,最大河流东淠河是淮河主要支流。蕴藏水能资源20万千瓦,已建成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和73座小水电站,开发水能7.1万千瓦,年发电量近2亿度,还有大型水利工程白莲岩水库和众多小水电有待开发利用。霍山县境内有三座大型水库,分别是佛子岭水库、磨子潭水库、白莲崖水库(在建)。佛子岭水库位于淮河支流东淠河上游。磨子潭水库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东支黄尾河上,系佛子岭水库的配套工程。白莲崖水库(在建)位于淠河主源漫水河上。三座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城市用水,兼营发电。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20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