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概况
-
南漳县幅员广大,旧称“八百里南漳一大片”。县界实际周长373公里,东西横距66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3859平方公里,折合38.61万公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处荆山山地。西部为海拔750米以上的山地,最高峰过风垭,海拔1500米;中部和东南部多为海拔200-6O0米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岗地。河流北有蛮河,南有漳河和沮河。
南漳县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作为担负全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的政府职能机构农业局始终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己任,使全县粮食、牲猪、油料曾跻身全省前列,食用菌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星罗棋布。目前农业局有在职员工169人,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79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初、中级农艺师88人,技术力量雄厚,县、乡、村三级推广网络健全。
南漳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格局。南漳县利用多种经营、外向经济、资源开展、文化旅游等优势。南漳是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长江防护林和世行贷款建立多功能护林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南漳已发展成为农业基础稳定,工业初具规模,商贸流通活跃,社会事业进步,城乡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并步入快速发展的山区中等强县。一九九八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四十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十八亿元,财政收入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二千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到二○○五年,全县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一百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四十五亿元,财政收入二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三千元。
南漳县境内已发现探明矿种3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10种,分别是煤、磷、铁、瓷土、重晶石、铝土矿、方解石、钙石、硅石、石灰石。稀有矿种有累托石、伊利石。有开发利用潜力的有赤铁矿、铜矿石、煤矿和磷矿,赤铁矿储量约7300万吨,品位35—48%之间,铜矿石储量8700万吨,品位0.5—3%。煤炭发热量,面煤3500—5500卡/克,块煤5000—6500卡/克。探明D级以上地质储量3346.99万吨,年产煤40万吨。磷矿探明储量2076.7万吨,保有储量1655.7万吨。全县矿业从业人员1.2万人,年开采各类矿石170万吨,产值6500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7%,年创利税1200多万元,与矿产相关产业能源建材及运输业产值达1.5亿元。
南漳是全省文化先进县。有溜冰场、运动场、游泳池、博物馆、图书馆、新华书店、文化乐园等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一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设施齐全,全县有中小学校六百七十四所,各类电大、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十七所;全县拥有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三千五百多人,一九八五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科技攻关项目三百四十七项,已获得科研成果一百零五项,其中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七项,获专利二十五项。全县拥有大小医院八十五所,病床一千二百六十七张,县人民医院配有进口B超,五百毫安X光机和CT机等先进医疗器械。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为了适应扩大开放需要,投资一千五百万元新建三万吨供水设施;与外商合作,在城西水镜湖畔兴建的一座面积为二百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场即将完工。
南漳县林特资源有1500多个品种。银杏、红豆杉、白皮松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麂、獐、獾、鲵等稀有动物得以保护繁衍。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蚕茧、银杏、板栗、核桃、香菌、木耳、柑桔以及天麻、灵芝、杜仲、枣皮等名贵中药材十分丰富,尤其是蚕丝、木耳、银杏在明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
南漳县资源丰富, 素有“金南漳”之称,是襄樊市山场面积最大的县,达469万亩;土特产的品种有1500多种,蚕丝、木耳、银杏在晚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南漳境内有四大水系、四十八大泉、七十二口堰,水能储藏量达143000千瓦时;南漳的矿产资源有23种,煤碳、磷矿石、累托石、瓷土、重晶石,方解石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20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