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县概况
-
到2006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2.9亿元。在工业上,平陆的工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一类是采矿业,以煤、铝、石膏为主的各类采矿企业有60多个,其中煤矿企业15个,年生产能力200万吨;铝矿企业16个,年产50—60万吨。二类是矿产品加工企业,以煤铝加工为主的小电厂、小电解铝厂及各类棕刚玉厂有30多个。三类是机械配件加工企业,以生产空压机配件为主,全县共有40多个,但都是松散型的小企业,没有大集团。四类是化工建材企业,有1个化肥厂和1个水泥厂。五类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比较有规模的有雪冰、汇强、奇达等几家。在第三产业上,平陆县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为主。到2006年底,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5.1亿元,邮电业务总量392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占到全县GDP的34.7%。
平陆县最高海拔800米,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平均600——7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北高南低、背风向阳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形成了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降雨较适中、温度相对稳的明显“小气候”,是天然的种植园和养殖场。 经过多年发展,平陆县农业基本形成了“粮果烟菜牧”五大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粮食生产上,共有粮食面积27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薯类和杂粮等,年产量大约在8万吨左右。在果业发展上,共有各种经济林24万亩,年产量2亿公斤,居山西之首,人均经济林达到1亩。盛产苹果、桃、李、杏、红枣、核桃、柿子等几十种干鲜水果,苹果主要品种有长富、秋富、老富、新红星、秦冠、华冠、嘎拉等十多个系列五十多个品种。红富士苹果闻名遐迩,具有色泽鲜艳,糖高肉脆,甜爽芳香,可口味长等特点。鲜桃主要品种有雨花露、水蜜桃、大久保、红不软等20多个品种,从每年五月开始上市,一直到十二月份早中晚熟桃次第上市,行销东南沿海城市。特别是平陆农民培育的“红不软”品种,以桃味好、着色早、硬度大、耐贮运而独具特色,一路走俏。三晋独有的“当代水果之王”平陆猕猴桃和宫廷贡品平陆百合,其营养、药用和经济价值甚高。在烟草发展上,素有“小阿诗玛”美称的平陆烟草,倚有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堪与云烟相媲美,年均种植2万亩,年产烟叶5万担左右。烟叶生产实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年产值达3000万元。在畜牧发展上。全年以牛、猪、羊、禽养殖为主,2006年末大牲畜存栏9750头,下降16.6%,羊存栏29621只,增长1.7%,猪存栏33321头,增长5.8%,家禽存栏30.2万只,下降6.5%。全县肉类总产量4677吨,比上年下降3.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381吨,下降2.1%,牛羊奶产量558吨,增长16.3%,禽蛋产量2340吨,下降0.6%。全县共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14个,专业户320个,免疫率达100%,畜牧业年总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
近几年来,平陆县全力培育新型工业体系,强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平台。一是30家优势企业稳步扩张。先后完成了虞东电力集团化重组、昌鸿铁合金扩产、平陆丰喜技改等工程,使“三大方阵”30家优势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全县8个项目入围省市重大项目库,6个列入省“两区”开发重点项目。1.5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已投产达效;80万吨氧化铝一期工程已点火试产;2×13.5万千瓦发电厂、15万千瓦风力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工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三是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各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强化内部管理,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水泥、煤炭、机械加工等企业运行良好。亏损多年的山河铝业扭亏为盈;宏益达轴瓦公司,上交税金达到492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四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我们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获得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称号。在矿产开发上,着眼可持续发展,坚持一手抓安全,一手抓整顿,始终保持了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的高压态势,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全县矿产开采秩序逐步好转。到2006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3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26.9%;上交税金超百万元的利税大户由7个猛增到24个,工业企业上交税金占到财政收入的80%以上。
平陆地处山水之阳,在全国气候区划上是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中的渭河气候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据县气象局历年统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为13.8℃。7月份为最热,平均气温为26.5℃,极端最高气温达41.3℃(1966年6月22日),是山西省极端气温最高的县。本县降水的特点是:雨季暖季同期,水热利用率高。雨热表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元月份气温最低,降水最少。
平陆地域辽阔。全县总面积1173.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2亩,土地可开发后备资源比较丰富,土地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宜林面积有76万亩,占总面积的43.18%;宜牧面积35万亩,占19.89%。因此,可以在抓好耕地合理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实现农林牧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整体功能。
就耕地来说,不仅有个作物的合理布局问题,而且有个提高土壤肥力的问题。全县尚有20余万亩农田,由于地面不平整,耕作不方便,肥力不足,产量很低,亩产在150公斤以下,改变这些低产区的生产条件,扭转低产局面,既是今后的生产方向,也说明了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大有潜力可挖。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20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