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概况
-
唐山市丰南区地处渤海之滨,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耕地73万亩,辖15个乡镇,总人口50万。近年来,丰南区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提出了“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以项目建设牵动农业工作”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对“三农”的帮扶支持力度。三年来,区财政累计投入支持“三农”资金2亿多元,其中,用于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5400多万元。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4.77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2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0元。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2003年以来,全区旱改水、节水灌溉、低洼盐碱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45亿元,完成纯旱地改水浇地11.3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8.5万亩,低洼盐碱地农田改造3.89万亩;投资2100多万元,解决了213个村人畜饮水困难。全区灌溉面积累计达到70.9万亩,水利化程度达到96%。
区域特色经济逐步明显。建成特色经济专业村284个,初步形成了设施菜、优质棉、露地椒、生态林、奶牛、生猪、肉蛋鸡、海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设施菜面积达到6万亩;建成100头以上的村外奶牛养殖小区(场)26个,机械化挤奶厅26,奶牛存栏达到4.48万头;建成年出栏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场(区)14个,年出栏优质瘦肉型猪52.63万头;年出栏肉鸡1600多万只,禽蛋总产3.8万吨;浅海开发和工厂化养殖面积分别达到4.83万亩和3.63万平米。200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2.2万亩,总产24.7万吨;棉花播种面积15.5万亩,总产1.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43万亩,总产209万吨。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7.3万吨、3.8万吨、7.9万吨;水产品总产9.77万吨。有林地面积40.0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0.6%。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到2005年底,全区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1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4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额31.9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6.5%,带动农户9.2万户。
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丰南区位于北纬39°11′28″至39°39′28″,东经117°51′43″至118°25′28″之间。拥有75万亩耕地,50万亩草泊、草场、坑塘和洼淀,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和蔬菜等。有淡水生物50余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销基地。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天然气、矿泉水等自然资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竖井煤矿—开滦钱家营矿,亚洲最大的盐场—南堡盐场以及全国三大碱厂之一的唐山碱厂座落于本区境内。
科教兴农取得新进展。逐步建成了“区有示范区、乡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户”的三级科技示范网络;完成了16万亩蔬菜种植、8万亩水产养殖和14个畜牧养殖场的无公害产地认证,建成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和水质监测站;完善了“区、乡(镇)、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了全省第一个“863”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大厅。
工业是唐山市丰南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唐山市丰南区坚持以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为主线,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开拓市场,推进科技进步,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到2006年底,全区工业总资产达到439亿元,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44个,拥有国丰钢铁有限公司、恒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清华北方电子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培育出惠达陶瓷、北方电子、联强轧辊、“兴帝牌”系列白酒等国内外名牌产品。全区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钢铁工业成为全区工业的支柱。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54.4亿元,占全区工业利税的86.9%,其中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唐山惠达陶瓷集团等2家骨干企业实现利税33.4亿元,占全区工业利税的53.4%。二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构筑了以钢铁、陶瓷、机械、电子、食品、纺织服装六大行业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其中,钢铁工业,初步形成了以板、带、管、线、特为主导,产品优良,效益水平高,管理科学的地方冶金工业体系,建成了冀东县域冷轧薄板基地和品种齐全的管材基地。陶瓷工业,以惠达集团、梦牌瓷业为龙头,卫生陶瓷产品质量、档次、使用功能、综合配套水平全面提升,同时积极发展了工业瓷、工艺瓷和日用瓷。全区卫生瓷生产能力已达到1515万件,日用瓷生产能力3950万件,艺术瓷生产能力1000万件,建成国内外著名的卫生陶瓷生产基地。三是外资企业成为丰南工业的重要支撑。丰南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与中外客商、国内大企业的合资合作,到2003年底,全区三资企业资产达98.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资产的38.3%,三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17.9亿元,实现利税19.6亿元,占全区工业利税的56.8%。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