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概况
-
迁西境内多山地、丘陵,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下。,季风特点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度。年平均降水量817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709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滦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境内,建有潘家口水库、蓄能电厂、大黑汀水库。有引滦入津、入唐隧洞渠道等国家重点工程。矿藏有金、铜、铁、锰等。大秦铁路过境。邦(均)宽(城)、京建(昌)、丰(润)董(家口)、三(屯营)抚(宁)公路纵横过境。
迁西板栗栽培源远流长,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称,《诗经》、《战国策》、《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都有记载。如今迁西境内100-200年生的大栗树随处可见,新立庄、汉儿庄、栗树湾子等地尚有许多300-500年生老栗树,常胜峪村还生长着明初600年生古栗树,至今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铁、锰、铜、紫页岩、石英等36个品种,以金、铁最为丰富,其中黄金储量30吨,为全国黄金“万两县”之一;铁矿储量4.7亿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采选、烧结、冶炼、轧材一条龙生产格局。近几年,全力整合资源,推进规模办矿,延伸产品链条,钢铁业跳出了资源初级开发的路子,实现了从生产铁精粉、烧结球、面包铁等初级产品到钢坯、板材等深加工产品的跨跃。龙头企业-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7位,是2006年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2003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具备了年产铁400万吨、钢400万吨、材350万吨的生产能力,投资24亿元的百万吨H型钢项目已生产,正式投产后,可使钢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5年,全县钢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5%,所创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立县支柱产业。
林果资源久负盛名。全县有林地面积126.8万亩,森林覆盖率57.28%,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各种果树59.7万亩、3800万株,主要品种有板栗、安梨、核桃等,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被称为“东方珍珠”的迁西板栗,以其独特的品质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常年产量2万吨,出口量1.2万吨,均居全国县级首位;栗蘑实现人工驯化栽培,年产鲜蘑2560吨,为全国栗蘑栽培第一大县,被命名为“全国食用菌栽培基地县”;此外还有榛子、蕨菜、黄芹、桔梗、丹参等340多种有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迁西首创的“园山转”造林植果工程,被国家有关部门誉为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一大创举,目前全县已开挖围山转36.8万亩。
品质优良的迁西板栗更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早在建国前迁西板栗就出口日本。1990年6月,迁西板栗被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林业部、农业部确定为标志产品。1998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评为“十大特色区域名牌产品”。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