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概况
-
(二) 食品制造业。以沈阳市好利来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的食品制造业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食品制造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全区共有标准室内体育综合训练馆11座,游泳馆7座,全区共有大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单位在内的体育场地400多个,非营业性的体育活动室250个。在对与全区人民生活最密切的社区调查显示,400平方米以上的场地有8处;300-400平方米的场地有23处;200-300平方米的场地有45处;200平方米以下的场地有252处。所有这些体育场馆基本做到常年有人锻炼、专业训练,利用率很高。
在全区工业中已占相当比重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印刷业这三大产业已成为沈河区工业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是沈河区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龙头和实现利税的主要来源,对整个工业起着强劲的支撑作用,也为沈河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沈河区现有体育专业队伍(既所属体校教练员队伍)共有34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占20.6%;大专学历21人,占61.8%;中专学历6人,占17.6%;高级教练6人,占17.6%;一级教练7人,占20.5%;二级教练7人,占20.5%;三级教练8人,占23.5%)设有包括田径、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举重、柔道七个常规项目,每年参加训练的学员都超过300人,三年来共为国家、省、市专业队,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125人,更有象马琳、潭瑞午、张瑞、赵朋、冯殿宇等世界级的乒乓球星。马琳在第45界世乒赛上获男单、男双两项冠军,我区乒乓球队累计夺得世界冠军2项、亚军1项,亚洲冠军9项,全国冠军30多项,近三年来多次接待日本国、台湾地区等代表队的来访交流,增进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友谊,锻炼了队伍,为沈河区增了光。另外我区培养的举重运动员马丽英在1999年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上获得75公斤以上级别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冠军。其他项目近年也分别有了长足的进展。
沈河区是沈阳市重要商贸区。不仅传统第三产业发达,而且新兴第三产业遍及全区,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基础。沈河有驰名中外的清代皇城建筑群,区内有中科院四个研究所和两所知名工科院校,有以北站为中心形成的商贸金融中心区、中街商贸区、盛京城文化旅游产业区、五爱市场区、沈阳春天等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主体购物走廊和商贸中心。
沈河区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运输规模继续扩大。以沈河为中心,至北京、营口、大连、长春、哈尔滨、抚顺、本溪、丹东等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沈阳开发区已建成总长60公里的一、二期路网。公路运输14210万吨,增长0.4% 公路完成旅客发送4500万人次,增长17.8%。五条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沈阳到北京、长春、大连、鞍山、锦州、抚顺、本溪等地都开通了高速巴士。
沈河区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13.6公里。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平均海拔45米,全区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沈河区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春季促短,降水少,回暖快;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润;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长达6个月,寒冷干燥。年日照时间为2480小时,全年无霜期为150天左右。
(三) 印刷业是我区企业户数最多的一个行业,全区5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1户是印刷业。随着印刷业的领域不断扩大,印刷业的发展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沈河区辖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94所。其中,有区直属预防保健机构4所,分别是沈河区疾病控制中心、沈河区妇幼保健所、沈河区健康教育所、沈河区牙病防治所。区直属医院5所,分别是区人民医院、区妇婴医院、区中医院、区红十字会医院、区回民医院;区直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9所。上级医院4所,部队、厂矿医院6所,其它医疗机构153所。
(一)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区内的龙头产业。以区内沈阳市农电局为首的电力产业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给工业经济带来增长点。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