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概况
-
建国五十年来,桃城区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步。1998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17倍。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648元,比49年增长155倍。产业结构进步优化,199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1949年的90:2.7:7.3和1978年的13.8:68.7:17.5调整到1998年的8.4:49.2:42.4。商贸流通市场繁荣活跃,1998年区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109倍,比1978年增长10.6掊。国有、集体以外的其它多种类型经济发展迅猛,其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61.9%。固定资产投资快速示意图,投资规模逐步扩大,1978年至1998年,全区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亿元,其中1998年为9.2亿元,加大了一些工业生产性重点项目的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接连长了31.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情调入4650元。1998年底储蓄余额达43亿元,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3674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36元。
桃城人传承的珍品,有被世人称颂的“衡水三绝”:侯店毛笔、内画鼻烟壶、金鱼,还有衡水老白干。秦将蒙恬传授的侯店毛笔世代相传,行销海内外;冀派正宗内面鼻烟壶堪称国之瑰宝,多次作为国家礼物赠予世界名人政要;衡水金鱼,于乾隆年间被诏令进京,专养专宠,其中,“墨袍赤球”、“红头望月”等9个绝代品种,在金鱼王国里直傲龙鳞。“隔壁三家醉,开坛十里香”的衡水老白干,清香醇美,驰名中外。
桃城区为河北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古黄河、古漳河、古滹沱河、滏阳河冲积洪积区,北、西部属滏阳河流域,东南部属黑龙洪流域。境内地势较平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高程在22.4社到26.4米左右,高差4米上下,地面坡降一般在八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地形因受历史上古河道经常改道及洪水泛滥,冲刷淤积的影响,境内颁布着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浅平封闭洼地。较大的洼地,南部有千顷洼,东北部有落龙洼,西部有胡堂洼,北部有呼家洼。这些浅平洼地最深点低于一般地面3米左右(千顷洼),有的仅低于地面1米左右(呼家洼、胡堂洼)。沿古道河遗迹,有诸多高地,其高度低者高于地面1米左右,高者高于地面达3至4米。面积由几亩、十几亩到几十亩不等。深浅不一,长短不等的道沟、自然排水沟遍布全境。按照排、灌、路、林统一规划,旱、涝、碱综合治理方针,经过大规模土地平整,境内已是田成方,路成网,渠道纵横,绿树成荫。
桃城区是一方受到千年文化滋养的风水宝地,建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的宝云塔历经千秋,亭亭玉立,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皇帝赐名的“安济桥”,位于市区中心,桥两侧各有60个石柱,上雕一尊大石狮,狮下有一两只小狮围绕,栏板浮雕云纹,极尽鬼斧神工。桃城区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唐代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孔颖达曾负责篡修《五经正义》,成为官定的经学统一教科书。同时代享有盛名的还有桃城区盖文达、盖文懿,二人在弘扬儒学上功不可没,并称“二盖” 。盖文达与孔颖达同为盛唐十八学士之一。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清代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的张二奎,均为桃城区历史上的文化巨星。
桃城区近临京、津、石等大中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铁路交通,京九铁路石德铁路在城区交汇,形成铁路交叉黄金十字。衡水站为京九铁路京南第一大站。是石德线联接京广、京沪、京九三条铁路大动脉的中心枢纽。公路交通,北京至广州的106国道纵贯市区,石黄、石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各级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城区通讯发达,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直拨全国各地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通讯设施完备,性能良好,服务项目齐全。
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42.8小时;年蒸发量在1295.7-2621.4毫米;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96.4毫米;全年偏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0米/秒;历年平均气温为12.7℃;历年平均地温为15.1℃,年际变动一般在13.7℃-16.7℃之间;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1天。
桃城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是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好干旱、冰雹、洪涝、低温、大风等、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