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安概况
-
农业经济突出城郊型农业特点,已经形成蔬菜、畜牧、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和菜、肉、蛋、奶、果、花六大商品基地。199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 .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开采的有磷矿、大理岩、花岗闪长岩等。还有铜矿、铁矿、铅锌矿、黄铁矿等,尚未开采。金矿,目前已发现矿产地37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即五龙金矿,探明D级以上金属量为42300千克,保有金属量12069千克。硫铁矿,已知矿产地3处,其中五道沟硫铁矿探明D级矿石量11.20万吨,现保有储量9.50万吨,为小型矿床。铁矿,已知矿产地3处,其中白房子铁矿已探明D级以上储量707.7万吨,其中主矿体占总含量的69.50%,为小型矿床。
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外向牵动战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区现有“三次”企业112家,出口企业33家,出口产品达17多种,销往12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全区完成外贸出口供货值2.5亿元人民币,完成边境贸易额2000万元人民币,劳务输出67人。
振安区工业经济已经形成以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建材、冶金为主体,服装、造纸、金属等行业齐头并进的工业体系。1999年全区工业实现总产值18.87亿元,其中镇处业实现总产值17.57亿元;实现税金14126万元,其中乡镇工业实缴税金8590万元。
振安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8.5℃,无霜期平均162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019毫米,累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44小时,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丹东市振安区地处辽东半岛东部,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区内交通便利,公路交织成网,环城公路、沈丹铁路、沈丹(高速)公路、鹤大公路穿越境内;丹东港、丹东机场距振安区仅几公里,形成了公路、海运、航空互相衔接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温泉,是振安区境内较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矿产地2处,即五龙背温泉和炮守营温泉,均为小型矿床。其中五龙背温泉驰名省内外,泉水温度45-48°C,自流量10T/D,最大开采量4300-5000T/D。水温70°C,矿化度0.3G/L,水质类型属碱性低矿化重碳酸钠型地下热水。
地势总趋向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和西南部属多山地带,山岭连绵,沟壑纵横,是畜、禽、渔、果、林等副业生产的主要地区。中部和近郊沿江一带系鸭绿江、瑗河、大沙河等河流的冲积平原,土质肥沃,是蔬菜的主要产区。山脉属长白山系。境内最高山峰为五龙山,海拔669.4米;大孤顶子山493米;老古城山351米;炮台山341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