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概况
-
海北州境内有两大水系:外流水系──黄河水系,内陆水系──祁连山内陆水系和青海湖内陆水系。外流水系的面积为12,773平方公里,占省内黄河水系面积的8.36%,占全州土地面积的37.49%;祁连山内陆水系面积为12,022.96平方公里,占祁连山内陆水系总面积的49.17%,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35.29%;青海湖内陆水系面积4,968.5平方公里,占青海湖内陆水系总面积16.73%,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4.58%。海北州境内140条河流中,流量大于0.5立方米/秒的河流有61条。其中,外流水系中有24条。祁连山内陆水系中有25条,青海湖内陆水系中有12条。
海北州境内矿产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非金属及可燃性矿产和矿种达30多种。黑色金属有铁、锰、铬;有色金属有铜、铅、锌;贵重金属有金、银、铂;非金属矿化工原料有磷、重晶石、蛇纹岩、黄铁矿;建筑原料有石棉、石墨、石膏、滑石、石灰岩、粘土;冶金辅料有白云岩、硅石等;可燃性矿主要是煤。全州共发现各类矿产地43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约20种。主要矿产储量占全省储量的比重分别如下:煤炭 53%,铁14.8%,锰7%,铅7.2%,锌1.2%,菱镁矿99%,熔剂灰岩22.5%,硫铁矿20.1%,伴生硫铁矿2.8%,化肥用蛇纹岩93.8%,重晶石6.6%,石棉22.7%,石膏2.3%,滑石6.9%,水泥用灰岩22.9%,水泥用粘土29.6%等。
海北州土地总面积为340.68万公顷。按土地适宜性可分为:宜农耕地类4.85万公顷;宜农宜牧宜林土地类8.14万公顷;宜农宜牧土地类6.37万公顷;宜林宜牧土地类21.52万公顷。按国民经济部门和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向可将士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工矿、城镇、道路用地、特殊用地,以及包括难以利用的其他土地七大类。目前,农牧业已利用土地面积240.81万公顷,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7%。其中:可利用耕地6.39万公顷,占已利用总面积的2.6%;可利用草场面积234.42万公顷,占已利用面积的97.4%。林地34.27万公顷,占10.1%;村镇、工矿、道路6.14万公顷,占2.5%。全州暂未利用的土地93.73公顷,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7.5%。其中,水域7.51万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8%,石山47.55万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50.7%;沙丘、荒山等其他土地38.67万公顷,占暂未利用土地的41.3%。
海北州山脉纵横,祁连山及其支脉由西北向东横贯州境。河流众多,大小河流140余条,地势由西北向倾斜,平均海拔3100米,最高点位于托勒南山二过龙主峰,海拔5287米。最低点位于祁连县潘家河大子龙南500米处,海拔2180米,相对高差3107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州总面积85%。
2009年,海北州各类学校208所,在校学生548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582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5.3%,教职工3135人,专任教师2752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招生人数1387人,在校学生2641人,毕业生454人;普通中学23所,招生人数6149人,在校学生15680人,毕业生5551人;普通小学170所,招生人数5360人,在校学生31474人,毕业生486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4%;幼儿园11所,招生人数3420人,在园幼儿5011人,毕业生427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4人。科技方面,全年共组织实施27个科技项目,共落实省级资助经费309万元,比上年增长99.4%。组织各级各界科技和专业人员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大型科普宣传活动21次,受益群众达14.5万人次,受益面达52.7%,全州共举办各级各类科技培训班62期,科技讲座37次,培训9200余人次。2009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物管理所5个;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25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04%;广播电视转播台(站)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6.1%。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63个,床位数841张。其中: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5个,妇幼保健院2个。全部卫生技术人员1068人,其中:执业医师403人,执业助理医师114人,注册护士247人。体育事业方面,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州代表团在8个大项32个小项的竞赛项目中,获得金牌18枚、银牌10枚、铜牌9枚,金牌数和奖牌数名列全省第一。协办了第八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海北州境内野生动物(经济兽类)种类较多,约25种,相对储量为7─8万只。按其兽类分类可分1纲、5目、9种、17属。按经济类型可分稀有珍贵动物、药用动物、观赏动物、肉用动物、皮毛动物等五类。著名的有白唇鹿、马麝、马熊、雪豹、野牦牛、野驴、盘羊、岩羊等。草原上分布广,储量多的有黄羊、野兔、喜马拉雅旱獭、狼、狐等。州境内鸟类资源丰富,仅在青海湖北部地区就有80多个繁殖种,著名的有雪鸡、蓝马鸡、白马鸡、百灵鸟、天鹅等;青海湖岛自然保护区系驰名中外的中国八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候鸟达16.5万余只。
海北州野生植物资源。境内野生药用、经济植物约有92科、160属、385种,主要集中在林区,在广阔的草原上亦有分布。其中数量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有蘑菇、蕨麻、冬虫夏草、雪莲、沙棘、唐古特瑞番、黄花杜鹃、头花杜鹃、青海杜鹃、裂叶羌活、宽叶羌活、风毛菊、肾叶唐松草、藏茵陈、湿生扁蕾、唐古特莨菪、牛尾蓄、蒲公英、骨碎补、红景灵、网脉大黄、蚤缀、车前、扁蓄、马勃、柴胡、小蘖、升麻、细叶沙参、黄花铁线莲、金翼黄芪、青海黄芪、秦艽、党参、铁棒槌、芍药、麻黄等药用植物和优良牧草早熟禾、紫花针茅、扁穗冰草、老芒麦、异叶类口袋、花苜蓿、多枝黄芪、冷蒿、圆穗蓼、珠牙蓼、小嵩草、矮嵩草、藏嵩草、细叶苔、异穗苔、芨芨草等。乔灌木有青海云杉、祁连山圆柏、桦树、高山仰等。
2009年以来,海北州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继续实施、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扩大“家电下乡”服务范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拉动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达66243万元,增长22.2%;县以下零售额10956万元,增长19.8%。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332万元,增长22%,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8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3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12715万元,增长20.2%,对社会消费品总额的贡献率为1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个百分点。全州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66883万元,增长24.1%,占市场的份额为86.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率为93.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5个百分点;国有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0123万元,增长6.9%,拉动社会消费品增长1.02个百分点。
2009年海北州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91492万元,比上年增长4.5%。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8万亩,下降0.03%,其中:粮食作物18.49万亩,增长2.86%;油料作物44.51万亩,增长4.2%;其他作物15.8万亩,下降12.8%。粮食亩产240公斤、增长4.8%;油料亩产110公斤、增长1.3%,创历史新高。各类仔畜繁活率85.25%,出栏率48.73%,总增率47.31%,分别比上年提高1.71、1.52和1.5个百分点。农牧区基础设施方面,新建120平方米暖棚1950栋,200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大棚250栋,农村沼气池3193座;全州通电207个行政村、通电话203个行政村、受益自来水165个行政村。
海北州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总辐射量在578.4─746.1焦耳/平方厘米之间,气温低,温凉期短,年均温-5.7—2.3℃之间,寒冷期长达七八个月。干、湿季节分明,雨热同季,境内年降水量在392—518毫米之间,降水量少,多集中在农作物、牧草生长期。境内干旱、大风、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25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